子母补泻是针刺补泻法之一。将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,分属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又依生我者为母、我生者为子,据病情的虚实,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小编整理了子母补泻法的表格,大家可以配合表格记忆。
子母补泻取穴表
|
脏 |
腑 |
|||||||||||
金 |
水 |
木 |
火 |
相 |
土 |
金 |
水 |
木 |
火 |
相 |
土 |
||
本 |
经 |
肺 |
肾 |
肝 |
心 |
心 |
脾 |
大 |
膀 |
胆 |
小 |
三 |
胃 |
母 |
太 |
复 |
曲 |
少 |
中 |
大 |
曲 |
至 |
侠 |
后 |
中 |
解 |
|
子 |
尺 |
涌 |
行 |
神 |
大 |
商 |
二 |
束 |
阳 |
小 |
天 |
厉 |
|
|
|||||||||||||
他 |
母 |
脾 |
肺 |
肾 |
肝 |
肝 |
心 |
胃 |
大 |
膀 |
胆 |
胆 |
小 |
母 |
太 |
经 |
阴 |
大 |
大 |
少 |
足 |
商 |
通 |
足 |
足 |
阳 |
|
子 |
肾 |
肝 |
心 |
脾 |
脾 |
肺 |
膀 |
胆 |
小 |
胃 |
胃 |
大 |
|
子 |
阴 |
大 |
少 |
太 |
太 |
经 |
通 |
足 |
阳 |
足 |
足 |
商 |
五输穴的补母泻子法:五输穴补母泻子法的主要内容,是根据五输穴五行配属中的生克规律,按“生我”、“我生”的关系,制定出“虚则补其母,实则泻其子”的补泻法则,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。五行生克关系如下: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;,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五输穴的生克规律有两种,一既是本经病症以本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补泻的方法。例如,肺属金肺虚之症,则取本经之母,输土穴太渊补之(土为金母);肺实之症,则取本经之子,合水穴尺泽泻之(水为金之子),余可类推。另一是异经补泻法,本经病症以它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补泻的方法。仍以肺之虚实为例:肺虚之症,除本经补泻外,倘可取其母经母穴,那脾经之输土穴太白补之(土为金之母),肺实之症,则泻其子经子穴,即肾经合水穴阴谷泻之(水为金之子)。余可类推。刺井以泻荥,补井当补合;这是五输穴子母补泻的又一种用法,推其原意,井穴均在四肢末端。因为井为木,荥为火,荥为井之子,故在需要用井穴行泻法时,可用荥穴代之,作了进一步说明:“井为木,是火之母;荥为火,是木之子。故肝木实泻其荥,肝木气虑不足,补其合。泻之复不能补,古言不可以补也”。故为临床需要泻井时可泻其荥穴,需要补井时则补其合穴,五输穴结合四季五脏,古人根据“天人合一”的观点,将五输穴气血流注特点,结合四时气候变化时五脏生理功能的影响而加以运用,并以此作为分类治疗的准则。
以上就是“子母补泻表”相关内容,更多医学资讯,考试动态可关注好大夫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