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大夫教育
学习中心

河南专升本考试生理病理重点知识点汇总

发布时间:2020-04-17 14:09:51
    许多要进行专升本的考生每天不停的复习,希望能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,本文内容为“河南专升本考试生理病理重点知识点汇总”,希望对即将要考试的考生们有所帮助
    1.举例说明肿瘤的扩散转移方式。
    (1)直接蔓延:瘤细胞沿组织间隙、淋巴管、血管或神经束浸润,破坏临近正常组织、器官,并继续生长,称为直接蔓延。例如晚期子宫颈癌可蔓延至直肠和膀胱,晚期乳腺癌可以穿过胸肌和胸腔。甚至蔓延至肺。
    (2)转移: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、血管、体腔,迁移到他处而继续生长,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,这个过程称为转移。常见的转移途径有以下几种:
    ①淋巴道转移: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多经淋巴道转移,如发生于外上象限的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的淋巴结,肺癌首先转移到肺门淋巴结。
    ②血道转移:各种恶性肿瘤均可发生,尤多见于肉瘤、肾癌、肝癌、甲状腺滤泡性癌及绒毛膜癌。如侵入体静脉的瘤细胞常在肺内形成转移瘤。
    ③种植性转移:常见于腹腔器官的癌瘤,如侵破浆膜的胃癌可种植到大网膜、腹膜及卵巢等处。
    2.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。
   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包括:
    (1)脂纹:动脉内膜面可见黄色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,平坦或微隆起。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。
    (2)纤维斑块: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,也可为瓷白色,斑块表层为一层纤维帽,可发生玻璃样变。其下方可见多少不等的泡沫细胞、平滑肌细胞、细胞外基质和炎细胞。
    (3)粥样斑块:动脉内膜面可见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,表层纤维帽为瓷白色,下方有黄色粥糜样物质。在玻璃样变的纤维帽深部可见大量坏死物质、胆固醇结晶、钙化等,底部及周边可见肉芽组织、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。粥样斑块处的动脉中膜因受压而萎缩变薄,
    (4)继发性病变:斑块内出血、斑块破裂、血栓形成、钙化和动脉瘤形成。
    3.何谓肝硬化?解释门脉肝硬化时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。
    (1)多种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变性、坏死,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,三种病变反复交替进行,使肝小叶结构破坏,肝内血液循环被改建,最后形成假小叶,导致肝脏变形、变硬,称为肝硬化。
    (2)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有:
    ①纤维组织增生使肝血管网受破坏而减少。
    ②由于假小叶形成及肝实质纤维化的压迫使小叶下静脉(窦后)、小叶中央静脉及肝静脉窦受压,致门静脉的回流受阻。
    ③肝动脉与门静脉间回流形成异常吻合支,动脉血流入门静脉,使后者压力增高。
    ④小叶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和官腔闭塞等加重门静脉高压。
    4.简述结核病的转归。
    (1)转向俞复:主要表现为病变的吸收消散、纤维化、纤维包裹和钙化。
    ①吸收消散: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俞复方式。渗出物逐渐通过淋巴道吸收,病灶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。较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和增生性病变,如治疗得当也可被吸收。
    ②纤维化、纤维包裹及钙化:增生性结核结节转向俞复时,其中的类上皮细胞逐渐萎缩、结节周围的增生纤维母细胞长入结核结节形成纤维组织,使结节纤维化。未被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也可通过机化而发生纤维化。小的干酪样坏死灶(1-2mm)可完全纤维化;较大者难以完全纤维化,则由坏死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并将其包裹,以后干酪样坏死逐渐干燥浓缩,并有钙质沉着而发生钙化。
    (2)转向恶化:主要表现为病灶扩大和溶解播散。
    ①病灶扩大:病变恶化进展时,在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(病灶周围炎),其范围不断扩大,并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。坏死区又随渗出性病变的扩延而增大。
    ②溶解播散:干酪样坏死物发生溶解液化后,可经体内的自然管道(如支气管、输尿管等)排出,致局部形成空洞。空洞内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,可通过自然管道播散到其他部位,引起新的病灶。
    5.简述CO2 、低O2 、H+浓度对呼吸的影响。
    (1)当血液中CO2浓度适当增加时,可以使呼吸中枢兴奋,呼吸加深加快;但当血液中CO2浓度过度增加时,可麻痹呼吸中枢,导致呼吸停止。
    (2)当机体轻度缺O2时,反射性使呼吸中枢兴奋,使呼吸加深加快;当重度缺O2时,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,呼吸减慢减弱。
    (3)当血液中H+浓度升高时,血浆PH值减小,呼吸加强、肺通气量增大;反之。则PH值增大,呼吸抑制,肺通气量减少。
    6.简述人类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对躯体运动的控制特征。
    (1)交叉性控制,即一侧皮层运动区支配对侧躯体的骨骼肌。
    (2)功能定位精细、呈倒置排列,但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仍是正立分布。
    (3)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,运动愈精细、愈复杂的部位,在皮层运动区内所占的范围愈大。
    7.简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。
   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:
    (1)渗出为主的病变: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。
    (2)增生为主的病变: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合结节。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。周围为上皮样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。
    (3)坏死为主的病变:表现为干酪样坏死。
    8.简述二尖瓣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脏改变。
    血流动力学及心脏改变:①早期:由于二尖瓣狭窄,心脏舒张期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的血流受阻,左心房代偿性肥大,使血液在加压情况下快速通过狭窄口,并引起漩涡与震动,产生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;②后期:左心房代偿失调,左心房内血液淤积,肺静脉回流受阻,引起肺淤血,肺水肿或漏出性出血,长期肺动脉高压,可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大,继而失代偿,右心室扩张,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,最终引起右心房淤血及体循环静脉淤血。X线显示:左心房增大,晚期右心室缩小,呈“梨形心”。

  推荐阅读:
  护理学专升本真题测试及答案
  河南专升本护理学专业就业方向是什么
  以上就是“河南专升本考试生理病理重点知识点汇总”的相关内容,更多医学资讯,考试资料关注好大夫教育网。扫码下载好大夫医考app免费直播课、海量题库随时随地听课刷题!
Copyright @ 2023,HAO DAI FU Education.河南好大夫教育集团有限公司